
短短的五一这几天的假期,就这么快的,又过去了。
自己最近还真是逐渐变得随性了起来,挺喜欢这种感觉的,没有任何负担,在有着充裕的休息时间里,做大把自己随时随地都可以做的事,真是太惬意不过了了,想去了解啥,想去弄明白啥,尽管多去尝试,现实基本上最近这几天也没有什么困扰的事,犹如omori般徜徉在自己的白色空间之中,与脑海中各种所思所想的,进行各种有趣的交互。
(资料图)
遥远记忆中那几位过去的身影,如今都有着各自的生活,彼此已经没有了任何的干系,但最近玩了会BS,都有了想把这些过去那些人进行二创的想法,唉,这种想法其实,怎么说呢,要经过对方允许同意什么的,可太令人懊恼了,所以我在别的方面其实还是挺想当搬运工搬一些视频的,但总是畏惧于什么似乎,那么,到底是什么呢......
谈到畏惧,五一期间我缩在了自己的寝室,与另外两位室友过着与世无争的日子,也还行,至少让我有了大量大把的时间了解各种事物,但一看到几个群群友们线下各自展现热情洋溢的活动之后,心里不免有着不小的嫉妒,不是羡慕别人能互相见面如此之快乐,毕竟自己也是面见过两次网友的,乡友也少说不下五次会面过,而是嫉妒,痛恨自己开始某些方面变得太过于畏畏缩缩,什么都不敢干了,外出一个人坐公交坐地铁,在自己省内都不太敢干,怕遇上突如其来之祸患等等,这无异于被害妄想症一般严重了,如果没有人陪着,我是不敢去做的,没错,说直白点,要是做些外出很久的事,我实在不太敢一个人出去了,并不是因为胆小,而是因为.......
怎么着都应该用胆小来解释吧,但我感觉就不是胆小这个原因,而是,动力.......的缘故吗?也说不太清楚,这个就到此打住了。
研讨性相关的东西看得越多,不免对自己的知识水平开始越来越产生怀疑,因为我每次都是先入为主地觉得在有一定水平的作者发表的一些想法经验之谈的时候,不由自主地觉得会开始无条件地认同与他们所有的观点,没错。这是对自己能力不够的一种妥协,没办法吗,你自己东西懂得不够多,当然要花水平看更多相关的知识性的东西去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别的各方面什么素养之类的,我不是对这个感到疑惑,而是对........
越来越感觉自己被限制了,有些东西有些想法,别人提出的,自己想了下,其实还是有那么些道理之所在的,顺着别人的想法走或许确实是好事吧 ,在没完全走完之前,还是不要有所怀疑吧。
没错,其实我感觉这对我自己来说,也是一种限制,能力不够已经是一种恐怖的限制了,万事混音难,回过去看自己一年前的作品,有的就是拿来练手,想试出某些特效或者别的效果之类用的,有的别出心裁,有自己的想法和构思,但无一不例外都有大的小的致命的技术问题,但自己倒是觉得所有问题最核心,最综合性的,还是混音,因为至少今年上半年的也是不停地想着怎么用脑子去想去创作属于自己构思的作品,哪怕还是借鉴别人的作品,也是努力地去想怎么样别出心裁,有自己的想法进去了,但无一不例外,遇到最大的瓶颈还是混音,有时候甚至自己都深恶痛绝,为什么静下心来去学习相关知识的时候,为什么总是对混音这么如此的“傲慢”,总是把它放最后一个去探索,把那些pv特效手法之类的,倒是狂热地去研究,久而久之就把根本的属于音频的,又对音频最重要的混音能力,给忘记了。
还是走不出舒适圈吗?但我一开始也是很不喜欢pv,ytp最简单的格式都不太愿意去做呢,现在到好,反而突然对这方面又有了极大的兴趣,甚至自成一派,有着自己的想法了呢,到底,是为什么呢?
这或许,就和现在的生活一样吧,自从义务教育毕业了之后,很多东西现在每天依附着,是没有一个所谓共同的“标准” 的,换句话说,选择题已经灭绝了,只能靠自己的认知去抉择,按照自己的想法觉得哪个对的哪个错的,甚至不是哪个有对错,而是哪个对自己有好处,哪个对自己有坏处 ,又难道说,这样的认知,其实也是一种审美?这样解释的话,就解释的通了,刷音mad,已经越来越不能往观众的方向去听了,而是要往创作者的方向靠拢了可能,观众是可以无脑听,无脑看,无脑爽的,因为这样有时候养成不了作为创作者长时间思考性的思维的,所以便有了审美的提升,进化了,可能强迫自己每看一个作品,思考它音频怎么做,视频怎么做,才能有所转变吧,那这样看音mad,便不是享受,到也成了算学习的一种吧。
唉,没办法,自己就不是那种一有问题想法会去主动问问题的人,自己人脉也算这么好,身边这么多厉害的人,自己花几年的功夫构建的友好的交际网,你都可以去请教啊,为什么不这样做,进步来的快呢?
不知道,想不明白,我可能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厌倦了这样的行为,以前也从没参加过任何竞争性的集体性的大活动,总想着一个人过着属于自己与世无争的日子吧,因为总是觉得,挺累的,还是有些地方摆脱不开的。但不论怎样,这样慢节奏的提升,我反正还是挺能欣然接受的,毕竟进步慢我是觉得没那么可怕,真正可怕的,就是慢着慢着,有一天,失去了昔日的热情与动力吧。
关键词: